科院回声 |以奋斗证初心, TA们的成长图鉴

发表时间:2025-11-19来源: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浏览次数:10


一段故事、一帧影像

定格你的“科院印记”

这些藏着温度的记忆碎片

承载了代代相传的初心

今天,我们轻轻展开

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故事

一起回望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

感受属于我们共同的精神坐标


王文

王文,我校2016届机电一体化(数控维修方向)毕业生,现任上海年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伙人。

校友故事

在科院求学期间,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系统学习为王文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这段经历不仅培养了他严谨的逻辑思维,更塑造了他解决问题的工程思维,为后续的跨界发展提供了独特优势。

从搜房网创下"租赁小王子"佳绩,到元泰公司担任市场总监策划百场展会、线上发布会吸引5+专业观众,助推公司营收年均增长10%,王文用实力证明了技术背景在市场领域的独特价值。

2020年创业加盟年详文化,从01搭建销售体系,个人业绩连年占公司40%,团队人均年增长20%。他以自媒体持续放大品牌声量,完美诠释了"技术打底、市场开花"的科院人精神。


徐方娟

徐方娟,2019年考入商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现任身份:教培领域深耕者与学生成长护航人。

校友故事

校友徐方娟2019年初次踏入学校时,她表示,学业是“新竹”成长的主干。她从未忘记学生的第一要务,在各位专业课老师的倾囊相授下,勤奋刻苦,力求知行合一。在她的青春纪念册里,珍藏着一句足以照亮整个大学生涯的箴言。校友徐方娟的辅导员毕春堂老师曾郑重地对她说:“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这句话,如同一颗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深刻诠释了她的成长:个人的每一分进步,都离不开师长的教诲、母校的培育与时代的托举。校友徐方娟的故事,正是这首导师寄语的生动注脚。在师长指导下挑灯夜读的日子,是“老干”滋养下,“新竹”拔节生长的有力证明。

校友徐方娟表示这片“新竹”的第一次关键生长,始于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在毕春堂老师等“老干”的引领下,她积极参与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活动,在理论与历史的滋养中,她的信仰之根越扎越深。最终,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伟大历史时刻,校友徐方娟光荣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这标志着她从被呵护的“新竹”,正式立志成为未来能够遮风挡雨的“老干”。


汤善民

    汤善民,2014年考入我校,2015年在校入伍,20209月,退役复学至艺术设计学院社会工作专业。2022年专升本考入上海政法学院。现于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筹)(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社会培训工作。

校友故事

    2014年秋,汤善民怀揣梦想踏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初入校园时虽带着青涩,却已显露出坚韧的底色。2015年,他毅然投身军营,在部队的锤炼中培养了纪律性与责任感,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0年退役复学后,他将军营作风融入学业:课堂上专注听讲、积极发言,课后拓展专业知识,常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他珍惜师生情谊,尊重老师的付出,从不迟到早退,甚至主动协助老师整理资料。

校园生活中,他积极参与学生代表大会工作,担任学代会常委会主任,搭建学生与学校的沟通桥梁。这段从军营到课堂的独特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做难事必有所得”,母校的包容与培养为他奠定了知行合一的人生基石。

退役复学后,汤善民始终心怀感恩,以实际行动回馈母校。在武装部长的信任下,他两次参与学校军训工作:首次担任班级教官,将军营中养成的坚毅作风传递给新生;第二次统筹全校军训指挥,兢兢业业协调每一处细节,以身教胜于言传的方式影响学子。

此外,他利用课余时间投身上海市嘉定区的志愿者活动,考取红十字救护员证,将服务精神从校园延伸至社会。作为学代会常委会主任,他主动收集学生建议、反馈校园问题,助力营造更融洽的学习环境。他常说:“母校给予我成长的舞台,我愿以微光点亮更多人的道路。”这种传承与奉献,正是他对母校培养最真挚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