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队列训练的铿锵步伐到图书馆的埋首苦读,从戍边守岗的彻夜不眠到社团活动的热情投入,变的是身份与场景,不变的是刻在骨子里的担当。这些新时代的退伍复学大学生,正以 “若有战,召必回” 的信念为底色,在青春的坐标系里标注出责任与成长的双重刻度。
值此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 — 看军旅生涯如何成为人生的 “磨刀石”,看脱下军装的他们怎样把军营里的坚韧、忠诚与热血,酿成校园里的专注、担当与热爱。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更懂得:青春的模样从不止一种,而把个人理想嵌入时代洪流的选择,永远闪耀着最动人的光芒。
付鑫,男,2002年3月出生,共青团员,2021年 9月考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23年9月至2025年9月,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71集团军合成第2旅,任职武装侦察员,被评为优秀新兵,“四有”优秀士兵,所在排荣获集体三等功一次,2025年3月退役复学。
不忘青云志
付鑫的故事看似平凡,却又有着不平凡之处。一切始于两张通知书,一张是引领他踏入部队,开启奋进人生的“入伍通知书”,让他投身军旅,在部队中锤炼自我;另一张则是让他在书声琅琅的大学校园里续写人生篇章的“复学通知书”,使他得以重返校园,继续求知之路。
勇气与热血
高考结束后,迷茫与深深的无力感如影随形,付鑫总觉得人生故事的结局不该如此草草收场。进入大学后,他毅然决定参军入伍,渴望从内到外磨炼、改变自己。由于深知学校入伍名额稀缺、竞争激烈,从大一伊始,他便积极准备,坚持跑步、健身,确保所有学科成绩合格。然而,现实并未如他所愿。第一次征兵报名,他连大名单都未能入选;第二次虽通过体检、政审和役前训练,却因是预备人员,再次与军旅生涯失之交臂。但付鑫并未放弃,终于在第三次报名时,他顺利通过所有选拔,如愿踏入了那令他魂牵梦绕的军营。
穿上崭新的荒漠迷彩军装,车辆在接兵干部的带领下,辗转了几个陌生地点后,付鑫来到了军旅生涯的起点——陆军71集团军新兵团。
每天清晨 6 点,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向大地,新兵连严谨而充实的生活便拉开了帷幕。对于付鑫而言,操课和教育构成了他日常训练生活的主体。尽管付鑫事先有了心理准备,但从小养尊处优的他,未曾吃过太多苦头,军营里严格的纪律和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一时难以适应。他时常犯错,也因此没少挨批评,可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付鑫开始努力融入军营生活,认真学习每一项军事技能。哪怕训练中受伤,在病痛中苦苦挣扎,他也从未退缩,甚至主动购置负重背心,无论训练还是休息,都一直穿在身上加练。
时光在军营的日夜交替中悄然流逝,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转瞬即逝,付鑫来到了合成营唯一的侦察排。连队任务繁重,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没有给他太多适应的时间。刚到连队,就迎来了海训。付鑫和战友们坐着 118G 卡车一路奔赴日照海边。一下海,便是 3 公里、5 公里的长游,还有游不完的武装泅渡。他的身上被晒脱了一层又一层皮,还喝了不少咸腥的海水,才渐渐摆脱了对大海的恐惧。
海训刚结束,付鑫又随队转场至大山丛林,参与重大军事活动演习。连续半个多月,他们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出动。没有热食可吃,不分昼夜,也无法洗漱就寝,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胜利。演习结束后,付鑫又接到任务,担任装备展示中的解说员。历经两个多月的加班加点培训,当首长领导验收圆满通过的那一刻,付鑫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无比值得。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对军人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荣光与遗憾
2024 年 4 月,入伍第二年的付鑫,过往的努力开始厚积薄发。在两个多月的侦察专业集训中,他凭借出色表现,被选入特战小队比武集训,成为队伍里仅有的两名义务兵之一。然而,比武竞争残酷,名次与淘汰并存。
夏日热浪滚滚,预示着考验的来临。随着发令枪响,30 公里重装全科目连贯考核正式开启。付鑫和队友们要在 8 小时内负重 40 公斤行军 30 公里,途中还要完成 10 个连贯科目,没有休息、补给与支援,只能依靠战友相互扶持。这场考核比拼的并非速度,而是意志力,如同马拉松,无人一开始就冲刺。
在最后一个“防无人机侦察”科目中,付鑫找到隐蔽点伪装好后,顿感身上轻松,却因高温与高强度运动出现脱水反应,趴在地上无法动弹。队长见状,迅速跑来检查情况,给他灌下一瓶补盐水,付鑫才稍有好转。队长拍着他的脸颊鼓励:“终点就剩最后 3 公里,咬咬牙挺过去!”付鑫听后重新振作,再次背上背囊,虽感觉如压着五指山般沉重,但他弓着背、低着头,一步一步向前。最终,他们按时冲过终点线,虽获合成营第一名,但总名次第二,无缘更大的舞台。
退役不褪色
2025年3月,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付鑫在悠扬的“驼铃”送别歌声中,郑重地卸下了军装,重新踏入校园,开启退役复学之旅。
面对两年来未曾接触的知识和陌生的同学,付鑫起初十分不适应,上课时仿佛在听天书。但他坚信只要肯学,知识终会入脑。对于难以理解的内容,他利用各种视频网站查找资料,反复观看学习,直至完全掌握。
课余时间,付鑫报名参加了无人机操作培训等技能培训课程,期望多掌握几项技能,以便能更快地适应社会。
当那双褪色的21式军靴最终沉入行李箱底层,付鑫仿佛听见鞋面褶皱间传来轻响——那是他在战术地图上反复折叠的青春印记,是武装泅渡时灌满迷彩服的江水声响,更是四百米障碍赛后喉间泛起的铁锈味。如今,帆布鞋踏过的校园林荫道,还留存着他正步训练的肌肉记忆;图书馆穹顶洒下的星光,与当年照亮加训场的上弦月一样,都是激励他前行的淬火剂。
对于未来,付鑫有着清晰的规划,他想凭借退役军人的身份,继续在社会上为人民服务,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奋进,为梦想全力以赴。付鑫坚信,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坚守梦想、勇敢前行,就能在每个人生“战场”上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