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指导站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市、嘉定区人社局就业促进中心有关文件和通知精神,遵照《关于进一步落实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有关问题的通知》(沪人社就发〔2015〕44号)的规定,充分发挥指导站在鼓励、引导、帮扶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积极作用。一年来,指导站在上级领导、学院领导和全员师生的大力支持下,传承学院创业教育实践文化,积极推进创业教育研究、创业教育实践、创业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实现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全面升级。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创业教育工作
(一)建立创业教育工作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
2016年3月在校领导的亲自指导下筹备申报上海市“首批高校创业指导站”并成功申报后,与之前成立的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合署办公,负责制定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协调创新创业工作开展,评价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绩效,提高创新创业工作效率。学校配齐相关工作人员,为指导站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为具体负责指导站的运营管理工作,指导站配负责人1人,专职人员1人,兼职人员14人,并制定相关工作章程,明确岗位工作职责。
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学校将创业工作纳入了“十三五”规划、综合改革目标和“四有人才”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中,在教学管理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制定颁布了《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公共课分级与学分替换实施办法》、《学生创新活动和职业资格(教学考试)证书折合学分实施办法》、《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创业苗圃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和管理规章,为指导站工作的具体落实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目标导向,确保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实施,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指导站配备有320平米专用场地,作为开展创业政策咨询、创业讲座、创业项目孵化等一系列创业活动的主要工作和活动场所。2018-2019学年,指导站获得政府专项资金10万,学校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本学年创业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和相关研讨会议等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二)开设创业教育基础课程。
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2017年至今,贯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我校创业教育特色,根据上海市教委要求,开设《创业中国》特色课,这门课是面向全校学生选修课程,1个学分,16个课时,每期授课30人左右,已经开办两个学期,授课教师有学校名誉董事长朱建新、常务副院长韩芳、商贸管理学院院长胡晓晖以及校外专家,该课程聚焦于培养创业人才的内在特质,即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采用“理论+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和研讨中理解创新创业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发展影响,体会创新、合作和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形成健康向上创业人格。面向相关专业学生开设《创业基础教程》《创业能力实训》必修课。面向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业方向)的学生开设创业专业课。面向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开设《职业素养与创业就业指导》,结合学生特点,给予创业与就业方面的实际指导。
学校积极推进线上课程教学工作。《创业基础教程》已全面推行慕课化教学,《创业管理》实现网上选修,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2019年上半年,《创业管理》微课平台课程资源推广到上海市其他高职高专院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具有开创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打下扎实基础。受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委托,面向全市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在线创业教育课程,其中还包括创业导师培训、创新营销两门课程,2019年初已向全市高职高专开放网上资源。
2018年10月,学校引进了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商业机会识别与评估》课程,由教授Alastair Dowling亲自来校做为期一周的授课和交流,学生学完本课程合格者,将获得由墨尔本大学颁发的单科结业证书。
(三)建设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站目前已经形成了11名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本学年组织指导教师参加校外创业教育培训、论坛等活动4次,12人次参加。
(四)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2018年,成立以常务副院长韩芳为负责人的校级课题:职业素养与创业就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规划创业教育课程啊,引领创业人才培养。
二、创业指导工作
(一)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校内外教师结对帮扶,以老带新,专项辅导,促进教师成长。开展国际交流,提升创业教育水平,学校引进了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商业机会识别与评估》课程,2018年10月,由教授Alastair Dowling来校做为期一周的授课和交流对我校教师培训指导。学校组织教师分批下企业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实践锻炼,积累企业运营实践经验。
紧扣大学生创业指导站的工作目标,及时选配校内外一批指导教师,遴选聘请一批校外专家,打造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创业导师队伍。在培养校内导师的同时,指导站遴选聘任了一批由政府部门、创业企业、社会职业导师、创业领域专家、法律专家等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教师团队,为我院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了预约和咨询、创业见习、创业项目辅导等服务支持,根据需求,不定期开展创业沙龙、专题讲座等服务活动,帮助传播创新创业文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指导站共有20名指导教师,其中校内11人,校外9人,为顺利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和指导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指导站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这一支专家团队正在不断壮大,并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
(二)日常开展咨询指导的活动情况
授课指导。创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依据教学计划教授创业课程。社团指导。每个社团都配置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大赛指导。在“挑战杯”“创造杯”“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各项大赛中,创业教师担任指导,辅导学生创业团队。专项指导。有潜力的项目团队入驻创业苗圃,在其中接受创业导师的“一对一”专项指导。以上指导都是校企共同完成的。一年来,实际完成教学16门课,2163人次接受创业课程教育;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指导服务活动42 场、参与学生3401人次,其中:创业政策宣讲3场参与学生153人次,讲座沙龙5场参与学生921人次,投融资对接会2 场参与学生48人次,创业训练营7场参与学生1004人次。2018年,学校“电子商务技能训练营建设”项目获市人社局审批通过,其主要内容是电子商务网店运营,为上海市大学生和其他社会创业人士提供“互联网+”创业技能服务。
(三)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及受理情况
指导站日常运行中,由专职教师负责为前来咨询的创业团队提供创业扶持政策宣传,以保证需要进行创业咨询的学生随时能够得到专业咨询和指导。嘉定区嘉定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主任高松杰、科员庞秀丽为我校需求学生提供电话和现场咨询服务。本学年,校内外开展创业扶持政策宣传活动3场,参加学生153人次,为3名注册创业学生提供虚拟免费场地注册和办理社保减免补贴。指导站为2名创业学生联系大学生创业基金申请,学校为1名创业学生提供场地优惠价租赁。
(四)基础管理工作
创业指导站争取做到工作有理念,行动有计划,项目可操作,运行有保障,活动有重点,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确保工作按计划有序执行。指导站的建设依托学校现有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配齐相关资源、弥补现有不足,按照创业指导站的建设要求,为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专业化服务。主要有:宣传服务,大力宣传创业政策、推广创业精神,并通过创业培训、创业竞赛等将与创业相关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
指导站根据创业实践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创业活动空间的相关需求进行整体空间设计,设有创业模拟实训室、创业俱乐部、创业苗圃和创业学习中心共四个部分,总面积320平米,可同时容纳135人。在指导站相关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基础台账工作,由指导站工作人员及时填写,对日常工作进行真实有效的记录,使指导站开展的相关工作有账可查。
三、创业氛围营造工作
为营造学院浓厚的创业氛围,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指导站采用多种方式营造创业氛围。平台营造创业氛围。2018年9月,认证注册“SVCST创客空间”微信公众号上线,2019年4月,上海市高职高专创业教育网站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专栏上线,指导站充分利用这两个平台,及时发布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通知、创业政策宣传、创业案例及创业活动新闻等,营造创业氛围。社团发展营造创业氛围。学年开学季,学校组织大型社团招聘活动,为社团配置专业指导教师和活动场所,定期举办活动,培育学生社团创新创业兴趣和能力。张贴创业活动标语、海报营造创业氛围。结合各项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在校园内挂横幅标语、张贴海报、摆放易拉宝、播放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创业大赛。2019年5月,指导站组织500余名师生观看《当我们海阔天空》大学生创业实践电影展播,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2018-2019学年,指导站组织、参加和开展各项创业活动有:创业政策宣讲3次、创业大赛10次、创业训练营7次、创业讲座和沙龙9次、投融资对接会2次及其他各项活动16次,在本校学生中,有效地营造创业氛围。
培育引导创业社团发展。每年开学季,学校组织大型社团招聘活动,为社团配置专业指导教师和活动场所,定期举办活动,培育学生社团创新创业兴趣和能力。全校学生社团中超过10个社团与创新创业直接相关。
四、服务指导成果
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全校有5名学生注册企业实体,注册资金600余万元,带动在校生兼职和社会人士就业人数170余人。全校1280名学生注册报名、940人次设立254项目参加全国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学生数达17%。本学年在校学生中共有23个团队参加省市及全国性创新创业类比赛,获得了国赛二等奖1个,市赛二等奖5个,市赛三等奖6个,市赛优胜奖10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达262个,团队成员人数1000余人,其中有13个创业团队项目具有孵化潜力,进入创业苗圃进一步培养。
五、创新工作举措
一年来,创业指导站得到了上级领导、学院领导和全员师生的大力支持,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着手探索形成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引进国际教育、平台推进及工科立校,科技引领,服务智能制造等方面创新工作举措,形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鲜明特色。
(一)引进国际创业教育
学校瞄准国际一流,开展国际合作,致力于高起点开展创业教育。2018年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建立合作关系,10月,邀请该校Alastair Dowling教授来校,为期一周的访问中,与创业导师和学生座谈,并为师生讲授《商业机会识别与评估》课程,经考试合格,颁发单科结业证书。
(二)平台推进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提升创业教育影响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年来,《创业基础教程》《创业管理》《创业导师培训》《创新营销》等实现在线教学。建立和运营了微信公众号和专委会学校专栏网页,搭建创业宣传平台。发挥高职高专创业教育专委会平台功能,举办全国研讨会、组织互联网创业大赛、举办全市创业论坛以及专网宣传等推广创业教育辐射力和影响力。
(三)工科立校,科技引领,服务智能制造
以工科立校是我校特色,结合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与企业合作,建设机器人在线。以工科专业社团为阵地,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工科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