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布局优化的背景
进行专业布局优化,对于学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都极具必要性。
(一)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学院进行专业布局优化,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明确要求:“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教育部在同一时期还连续颁发了关于高职院校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文件,要求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显然,专业是核心,开展专业诊改及调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对此,学院必须有前瞻性的考虑与准备。
(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学院进行专业布局优化,也是为了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十三五”期间,嘉定区大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培育与发展集成电路与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四大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这对学院来讲既是良好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专业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架构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学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载体和平台。学院必须对接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三)满足学院自身发展的要求
学院进行专业布局优化,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学院抓住机遇,顺利完成了上海市特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并取得优秀成绩。“十三五”期间,学院依据“建成社会服务有力,教学生态创新的特色精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结合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打造1-2个全国骨干专业,建成3-4个上海市特色品牌专业,新增2个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智能制造的相关专业,引领、辐射其他专业。
二、专业布局优化的举措
(一)建立专业动态响应机制
学院于2014年9月-2016年12月承担并完成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动态响应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之后又持续推进“专业诊改机制”建设。学院已建立了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三个调查、三位分析、三环检查”为主体,以专业评价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专业动态响应机制及其实施路径。学院通过建立专业动态响应机制,提升了专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和对办学定位的支撑度。
(二)制订与实施“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学院于2017年7月制定了“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方案”,由背景、目标、思路、调研过程、专业调整方案、政策建议等六部分组成。方案提出通过三年努力,使学院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专业结构逐渐优化、办学活力不断增强、人才质量持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高职全日制学生规模稳定在4500人左右,专业调整至15至18个之间,凸显“工科立校、科技引领”的办学传统和办学优势。方案自2018年起实施,到2020年基本完成。
(三)制订与实施“专业布局调整实施办法”
学院于2016年12月制定了“专业布局调整实施办法”,由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保障措施等部分组成,要求根据社会需求及办学定位,在实施专业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布局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学院根据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配程度、专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要求进行专业布局优化,扶优扶强扶特色,限制和淘汰社会需求不足及与学校定位不符的专业。
(四)抓好专业布局优化关键举措
学院依据上述方案及办法,通过专业动态响应机制,抓好专业布局优化的关键举措,一是各专业每年开展“三个调查”(社会需求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同类院校专业调查)、“三位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分析、人才培养定位分析和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分析),递交专业社会人才需求报告;二是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评价,作为专业布局优化的决策依据;三是根据专业设置有关规定,对新增专业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四是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就业情况及学生的满意度作为主要依据,对招生计划进行调整,动态调控专业结构与规模。
三、专业布局优化的成效
(一)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基本形成
2011-2015年期间,学院通过“上海市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实施“整体规划、分层实施、重点突破”,初步实现了“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专业建设目标,专业规模效益得到提高。2011-2015年学院专业布局调整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1-2015年学院专业调整情况
类别 | 专业名称 | 备注 |
新增专业 | 电子商务 | 2011年首次招生 |
创业管理 | 2012年首次招生 | |
信息安全技术 | 2013年首次招生 | |
会计 | 2014年首次招生 | |
优化专业方向 | 机电一体化技术 (数控机床维修) | 2011年确定专业方向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2011年首次招生 | |
艺术设计 (新媒体与平面设计、环境与室内设计、展示与商业空间设计) | 2014年调整为三个专业方向 | |
停招专业 | 装潢艺术设计 | 2011年停招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2013年停招 | |
市场营销 | 2014年停招 |
2016-2018年期间,学院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发展需要驱动”、服务经济、服务地方为原则,开设与行业企业发展密切相关、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打造产教深度融合、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限制和淘汰市场需求不足、就业状况不佳、基础条件差的专业。2016-2018年学院专业布局调整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6-2018年学院专业调整情况
类别 | 专业名称 | 备注 |
新增专业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2017年首次招生 |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2018年首次招生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2017年通过市教委审批,尚未招生 | |
优化专业方向 | 机电一体化技术 (双证融通、中高职贯通) | 2017年起按两种情况分班 |
艺术设计 (新媒体与平面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 | 2016年调整为两个专业方向 | |
停招专业 | 酒店管理 | 2016年停招 |
会展策划与管理 | 2016年停招 | |
数控技术 | 2017年停招 | |
应用电子技术 | 2018年停招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2018年停招 | |
工商企业管理(创业管理) | 2016年由创业管理更名而来,2018年停招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8年停招 |
(二)“工科立校、科技引领”的办学特色越发明显
学院在专业布局优化过程中,充分考虑专业的社会服务适应性、资源条件保障性、质量控制有效性及对办学定位支撑性,坚持“工科立校、科技引领”的办学传统,把加强工科类专业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凸显主体办学风貌、办学特色。近三年来,学院新增专业都为工科类,虽然停招专业中商贸类、工科类各占一半,但工科类更多属于内部结构优化。根据 “专业布局调整实施办法”,学院到2020年无论是专业总数,还是在校生规模数,工科类都将大于或等于商贸类及语言艺术类之和。
(三)专业布局优化的制度建设成效显著
制度建设是专业布局优化的基本保障。学院先后制订了“专业需求调研、专业教学评价、专业建设保障和专业布局调整”四类制度及其操作文件、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业设置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动态调整标准等,给开展专业调研、评价、改进、调整提供了清晰、快捷、有效的工作指导,推进了专业布局优化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四、三类专业布局优化的数量
2011年到2018年学院专业布局优化的数量如表3所示:
表3 2011-2018年三类专业布局优化数量
专业布局优化类别 | 数量 |
优化整合专业 | 19 |
补空白专业 | 1 |
新兴专业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