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形成AI赋能教学改革的新范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于 2025年7月10日在新教五楼报告厅成功举办2025年 “说专业・说课” 比赛。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杨益明主持比赛活动,林春芳、徐国良、姚大伟等校外资深专家担任评委,全校专任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全员参与筑根基,层层选拔展风采
本次比赛分为 “说专业” 与 “说课” 两大项目,分别面向专业主任(专业负责人)与全体任课教师。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于 5-6 月组织全员参与院赛,通过专题指导、经验分享、模拟演练等形式,推动教师在全力备赛过程中深化对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的思考。最终,各教学单位择优推荐 2 名专业负责人、2 名任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课教学部各推荐 1 名任课教师)晋级校赛,形成了 “人人参与、优中选优” 的良好氛围。
赛比拼显实力,多维评审促提升
7 月10日,校级竞赛如期举行。现场评审环节中,参赛教师围绕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的核心要素展开精彩展示。
“说专业” 赛道上,选手们从专业概况、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建设成效、发展规划六大维度进行阐述。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代通信技术专业主任陈兰姑老师聚焦面向5G+行业应用的现代通信技术专业建设这一主题,详解现代通信技术专业与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适配性,尤其是对现代学徒制如何落实在课程体系重构中的生动剖析倍受三位资深专家的首肯;商贸管理学院吴军民老师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精准地剖析了解区域行业产业的需求、确立人才培养定位,对标上海市内外高水平建设院校同类专业,对专业建设的特色亮点进行了高度总结和提炼。
评委们从专业定位的精准度、AI 赋能的深度、规划的可行性等方面对7位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一一点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建议进一步强化专业定位与区域产业的精准对接,对标国内标杆专业知不足寻差距,突出 AI 技术在课程体系中的深度渗透;完善师资队伍梯队建设方案,细化实训资源共享机制,使专业发展规划更具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说课” 环节同样亮点纷呈。在比赛中,参赛教师通过精美的PPT展示和生动的现场讲解,全方位地展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采。马克思主义学院曹哲老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说课,充分展现了理论课程如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创新设计;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李树梅老师的《分布式计算与储存技术》课程则聚焦说课程、说学生、说目标、说教学、说特色、说不足,详解岗课赛证如何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评委们对参赛教师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均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准。同时,评委们也中肯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计的完善性、学生的体验感以及课程思政的融入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鼓励青年教师们继续勇于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以赛赋能谋发展,成果丰硕向未来
经过激烈角逐,在说专业比赛中,陈兰姑荣获一等奖;吴军民、叶苗荣获二等奖;任宇阳、李宝瑞、钱保霖、王学德荣获三等奖。在说课比赛中,曹哲、李树梅荣获一等奖;王晶晶、费莉雅、王安栋荣获二等奖;荆孟杰、胡思弘、谢少鹏、张彬彬、方崟荣获三等奖。
获奖名单的诞生,不仅是对优秀教师的肯定,更凝结了全校上下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从专业建设到课程设计,从 AI 技术融合到思政元素融入,历经院赛选拔与校赛比拼,这场覆盖全体专业负责人与任课教师的赛事,不仅展现了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活力,更以 “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研” 为抓手,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各教学单位以比赛为契机,推动形成了 “互学互鉴、共同进步” 的教研氛围,不少教师表示:“通过备赛和观摩,对如何将 AI 技术更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在专家评委点评环节,姚大伟评委从“说专业”“说课”的逻辑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我校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对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赞誉有加,对参赛选手们的精心准备与深入思考印象深刻,同时针对说专业及说课的关键点、专业特色亮点的凝练、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教学资源高效整合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此次 “说专业・说课” 比赛是我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更是落实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未来,学校将以比赛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深化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鼓励教师持续探索 AI 赋能教学的新路径,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